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人工四倍体桑品种鄂桑2号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求及繁殖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鄂桑2号的生产、推广和应用。
Title:Artificial Tetraploid Mulberry Variety Ersang No. 2 (DB42T 638-2010)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638-2010《人工四倍体桑品种 鄂桑2号》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人工四倍体桑品种鄂桑2号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适生环境、栽培技术要点及主要经济性状等内容。以下为标准中的关键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植物学特征
标准指出鄂桑2号具有以下植物学特性:树形紧凑,枝条粗壮直立,叶片卵圆形至椭圆形,叶色浓绿,叶面光滑,叶缘锯齿较深且整齐。这一描述帮助识别该品种,确保种植者能够准确区分鄂桑2号与其他桑树品种。
生物学特性
鄂桑2号生长势强,发芽早,落叶迟,抗病虫害能力强。其适应性强,在多种土壤条件下均能良好生长。特别是对低温和干旱的耐受力较好,适合在湖北地区推广种植。这些特点表明鄂桑2号是一种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
适生环境
该品种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5℃以上,无霜期220天以上的区域种植。土壤要求疏松肥沃,pH值6.0~7.5之间。选择这样的环境条件可以充分发挥鄂桑2号的生长潜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栽培技术要点
1. 育苗:采用扦插繁殖,春季或秋季均可进行。插穗长度15-20厘米,插入土中三分之二。
2. 定植:株行距保持在1米×2米,每亩栽植约330株。定植后要浇足定根水,并覆盖地膜保湿。
3. 田间管理:定期修剪整形,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
4.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主要经济性状
鄂桑2号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桑叶产量高,叶质优良,适口性好。据测定,每亩年产量可达3000公斤以上,蛋白质含量达到20%左右,非常适合养蚕业的发展需求。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人工四倍体桑品种 鄂桑2号》标准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植物学与生物学特性描述,还明确了具体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于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