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黔草2号苇状羊茅种子生产的产地条件、播前准备、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黔草2号苇状羊茅种子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Production of Festuca arundinacea \"Qiancao No. 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614-2010《黔草2号苇状羊茅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地方标准,为黔草2号苇状羊茅的种子生产提供了规范和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与繁殖:标准强调了选用高产、优质且适应性强的黔草2号苇状羊茅作为种源。在繁殖过程中,应确保种源的纯度和健康状况,避免杂交污染。
2. 播种时间与方式:建议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春季或秋季,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播种方式可以采用条播或撒播,但需注意保持适当的行距和株距,以利于植株间的通风透光。
3. 田间管理:包括适时灌溉、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灌溉应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肥则需结合土壤测试结果,科学配比氮磷钾肥。病虫害防治要采取综合措施,优先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 收获与加工:当穗部完全成熟时即可进行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确保种子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然后通过筛选、风选等工艺提高种子质量。
5. 质量检测:种子的质量检测是保证种子质量和种植效果的重要环节。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净度、发芽率、水分含量等指标,并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以上解读涵盖了黔草2号苇状羊茅种子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点,希望对实际生产有所帮助。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操作,能够有效提升种子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