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省特种设备电子监管系统中数据元的定义、标识、分类和编码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特种设备电子监管系统的开发、实施与数据交换。
Title:Specification for Special Equipment Electronic Supervision System in Guangdong Province - Part 5: Data El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广东省特种设备电子监管系统规范 第5部分:数据元》(DB44/T 762.5-2010)是广东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特种设备电子监管系统的数据元设计和应用。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数据元定义与分类
标准明确指出数据元是数据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对特定信息内容的描述。数据元应具有唯一标识符,并按功能分为基本信息类、使用状态类、检验检测类等。例如,基本信息类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等;使用状态类涉及运行状况、停用原因等;检验检测类则涵盖定期检验结果、维护记录等。
二、数据元属性要求
对于每个数据元,需定义其名称、代码、数据类型、长度、精度、允许值范围等属性。如“设备编号”为必填项,采用字母数字组合形式,总长度不得超过20位;“检验日期”为日期型,格式为YYYY-MM-DD;“安全等级”允许值限定为1至5级,分别代表不同风险程度。
三、数据元编码规则
所有数据元均需遵循统一编码原则,确保唯一性和可追溯性。编码结构由前缀标识符+分类码+顺序号构成,其中前缀标识符固定为“DB”,分类码根据数据元所属类别确定,顺序号按照自然数递增排列。例如,“DB-ZY-001”表示第一项基本信息类数据元。
四、数据交换与共享机制
为了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互通,标准提出了基于XML格式的数据交换方案。要求各参与方按照统一的数据模板组织信息,并通过加密传输保障数据安全。同时强调了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完整性校验、一致性检查以及异常处理流程。
五、实施指南建议
在实际部署过程中,建议优先考虑核心业务场景所需的关键数据元,逐步扩展至其他非关键领域。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变更管理机制,当新增或修改数据元时需经过严格评审并及时更新相关文档资料。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方面的深入剖析,希望对你理解与应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