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种子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的方法、步骤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小麦种子在田间条件下通过种植小区进行纯度鉴定的过程。
Title:Method for Field Plot Planting Identification of Wheat Seed Purity (DB37T 1545-2010)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1545-2010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小麦种子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的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田间小区种植为基础的小麦种子纯度鉴定。这表明该方法主要针对小麦种子在田间的实际种植情况来判断其纯度。
2. 术语和定义:
- 品种纯度:指供检样品中与原品种一致的植株数占总检查植株数的比例。这一概念明确了纯度评价的核心指标。
- 小区种植:将供检种子均匀播于一定面积的田块内。强调了试验田块的选择和播种方式的重要性。
3. 试验条件:
- 试验地选择:要求土壤肥力均匀、排灌方便且无明显障碍物。良好的试验环境可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 种植密度:推荐每平方米种植约300株。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助于全面评估品种特性。
4. 鉴定程序:
- 播种:按照规定的密度和深度播种,保证每个小区内的种子分布均匀。
- 田间管理:包括灌溉、施肥等措施,需与当地常规栽培管理相同。标准化的管理确保了不同样本之间的可比性。
- 观察记载:在关键生育期对各小区植株进行观察记录,特别是抽穗期和成熟期。这两个时期是判断品种特征的关键阶段。
5. 结果计算:
- 根据观察到的性状差异,将小区内植株分为典型植株和其他类型植株。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品种纯度。
- 公式为:品种纯度(%) = (典型植株数 / 总检查植株数) × 100%。此公式直观地反映了纯度的计算方法。
6. 结果表达:最终结果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并附上检测日期及检测单位名称。明确的结果表达形式便于后续使用和存档。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7/T 1545-2010标准从试验设计到执行再到结果分析都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旨在保障小麦种子纯度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