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田间检测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结果判定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花生种植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现场快速检测和评估。
Title:Field Det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flatoxin Contamination in Peanu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1457-2009《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田间检测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花生种植过程中对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检测。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花生种植区的田间检测。这意味着所有在山东省范围内从事花生种植和管理的相关人员都应遵循此标准。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一些关键术语如“黄曲霉毒素”、“田间检测”等。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执行标准内容。例如,“黄曲霉毒素”是指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
3. 采样方法
采样是检测的基础环节。标准规定了采样的时间和频率,要求在花生生长的关键时期进行多次采样,并且每个样本的重量不得少于500克。这确保了所采集的数据具有代表性。
4.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快速检测法和实验室检测法两种。快速检测法适合现场初步筛查,而实验室检测法则提供更准确的结果。标准强调了两种方法的应用场景及各自的优缺点。
5. 结果分析与报告
对于检测结果的分析,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判断标准。当检测值超过安全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源,并记录完整的检测过程以备查阅。此外,还要求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检测日期、地点、样品信息等内容。
6. 防控措施
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标准给出了相应的防控建议,比如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加强田间管理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发生概率。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田间检测技术规程》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相关人员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