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田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系统布置、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大田作物膜下滴灌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Title: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Field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055-2010大田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规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膜下滴灌技术在农业灌溉中的规划与设计的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膜下滴灌”进行了明确界定,指将地膜覆盖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灌溉系统设计
1. 灌溉制度:规定了根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频率。例如,对于棉花等经济作物,在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以促进根系发育。
2. 管网布置:强调了主干管、支管及毛管的合理布局原则。要求主干管尽量沿地形走向铺设,减少水头损失;支管间距要根据作物种植密度确定,一般为40至60米;毛管则需紧贴作物行间铺设,并确保每个滴头流量均匀一致。
材料选择
对用于膜下滴灌系统的材料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 地膜应选用厚度适中(通常为0.08~0.12毫米)、耐老化性能好的聚乙烯材质;
- 滴灌带或滴灌管的选择上,除了考虑抗堵塞性能外,还应注意其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能力。
施工安装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在铺设地膜之前,必须先平整土地,清除石块、树根等障碍物;
- 安装滴灌设施时,要保证所有连接处密封良好,防止漏水现象发生;
- 对于易受风害影响区域,还需采取相应的固定措施来保护整个灌溉系统。
运行管理
最后,标准还给出了运行期间的一些管理建议,如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状态,及时清理过滤器以避免堵塞问题;同时还要密切观察作物长势情况,适时调整灌溉策略等。
以上就是对该标准部分重要内容所做的简要分析。通过遵循这些规范要求,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节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