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植物中硼含量的测定方法——甲亚胺-H酸分光光度法。本文件适用于植物样品中硼含量的定量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Boron in Plants - Methylthioacetohydrazide Acid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1409-2009《植物中硼的测定 甲亚胺-H酸分光光度法》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利用甲亚胺-H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硼含量的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植物样品中硼含量的测定。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即主要针对植物样品,确保了方法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原理
本方法基于硼与甲亚胺-H酸形成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具有吸收特性。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确定硼的浓度。此原理说明了检测的基本化学反应过程和光学检测机制。
试剂和材料
标准中列出了所需试剂如硼标准溶液、甲亚胺-H酸溶液等,并要求使用高纯度试剂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例如,硼标准溶液需精确配制并标定,确保其浓度准确无误。
分析步骤
1. 样品处理:将植物样品烘干、粉碎后称取一定量。
2. 提取:采用适当的溶剂提取样品中的硼元素。
3. 测定: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调整仪器参数,加入试剂后测定吸光度。
4. 数据计算:依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硼的实际含量。
结果表示
测定结果应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并以mg/kg为单位表示。这有助于统一数据格式,便于比较不同实验间的测定结果。
精密度
重复性限R和再现性临界差RCR分别定义了在同一实验室和不同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值之间的允许差异。这些指标反映了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同时要定期校准仪器设备,保持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此外,还需注意试剂的有效期管理,过期试剂不得用于实验。
以上是对DB37/T 1409-2009标准中部分内容的重要解读,旨在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进行植物中硼含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