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汽电车车载智能调度终端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公共汽电车运营中使用的车载智能调度终端的设计、制造和检测。
Title:Intelligent Scheduling Terminal for Public Buses and Trolleyb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R83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ZB 3594-2023公共汽电车车载智能调度终端标准解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对车载智能调度终端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版标准TZZB 3594-2023相较于旧版,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其中,关于定位精度的要求是新旧版本的重要差异之一,值得深入探讨。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定位精度的要求较为宽松,仅规定了车载终端应具备基本的定位功能,并未对具体误差范围作出严格限定。然而,随着现代公交运营需求的变化以及导航技术的进步,这一要求已无法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高精度需求。因此,新版标准将定位精度列为关键指标之一,明确规定车载智能调度终端的定位误差不得超过10米。
那么,如何确保车载终端达到这一定位精度要求呢?首先,设备制造商需要选用更高性能的卫星接收模块和惯性测量单元(IMU),以提升定位系统的整体精度。其次,在系统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信号遮挡、多路径效应等因素对定位结果的影响,通过优化算法来降低这些因素带来的误差。此外,定期校准设备也是保障定位精度的重要措施。
以某市公交集团的实际应用为例,他们按照新版标准升级了所有线路的车载终端后,发现车辆位置信息更加准确可靠。这不仅提高了调度指挥的效率,还显著改善了乘客候车体验。由此可见,严格执行新版标准中关于定位精度的规定,对于推动公共交通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TZZB 3594-2023标准通过对定位精度等核心指标的细化,为公共汽电车车载智能调度终端提供了更科学、更严谨的技术指导。各相关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并积极落实这些要求,共同促进我国公共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