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家用静电植绒织物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纤维为原料,通过静电植绒工艺制成的家用静电植绒织物。
Title:Household Electrostatic Flocking Fabr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家用静电植绒织物的新旧标准差异解读——以耐干摩擦色牢度为例
在TZZB 3588-2023《家用静电植绒织物》发布后,与旧版标准相比,部分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有了显著变化。其中,耐干摩擦色牢度是直接影响产品使用体验的重要性能之一,其变化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将围绕这一指标的修订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耐干摩擦色牢度的变化
旧版标准对耐干摩擦色牢度的要求较为宽松,仅规定了“≥2级”,而新版标准则提高至“≥3级”。这一调整表明,新版标准更加注重产品的耐用性和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静电植绒织物因其表面结构特殊,在摩擦过程中容易出现掉绒、染料脱落等问题,因此提高耐干摩擦色牢度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方法详解
耐干摩擦色牢度的测试需严格按照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干摩擦色牢度》进行。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
1. 样品准备
- 取样:从成品中裁取至少5块尺寸为4cm×10cm的试样,确保试样的绒面方向一致。
- 对比布:选择与试样颜色相近的标准灰色样卡作为对比布。
2. 设备校准
- 使用干摩擦试验仪,检查仪器压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通常为9N)。
- 确保摩擦头清洁无污染,避免影响测试结果。
3. 测试过程
- 将试样固定在测试平台上,绒面向上。
- 将干燥的白色摩擦布固定于摩擦头上,沿试样的经向或纬向进行10次往复摩擦。
- 摩擦结束后,观察摩擦布的颜色变化,并与灰色样卡对比,确定色牢度等级。
4. 结果判定
- 根据对比布的颜色变化,参照GB/T 250《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判断色牢度等级。
- 若所有试样的色牢度均达到≥3级,则符合新版标准要求。
注意事项
- 测试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0℃±2℃,相对湿度为65%±5%。
- 每次测试前,务必清理摩擦头及试样表面,防止外界因素干扰测试结果。
- 对于不同颜色的植绒织物,需分别进行测试,以确保每种颜色均满足标准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新版标准对耐干摩擦色牢度的要求更为严格,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还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企业应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该指标的监控,确保产品符合最新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