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工业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组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锂离子蓄电池为动力电源的工业车辆用蓄电池组。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thium-ion Battery Packs Used in Electric Industrial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75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电动工业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组的新旧标准差异解读——以安全防护要求为例
在电动工业车辆领域,TZZB 3586-2023标准对锂离子蓄电池组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其中,安全防护措施的变化尤为显著。与旧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在电芯级和系统级的安全设计上进行了细化,特别是在短路保护、过充保护和热失控防护等方面。本文将聚焦于这些变化中的一个关键点——短路保护的设计应用方法,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旧版标准对短路保护的描述较为笼统,仅要求“应具备短路保护功能”,但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技术参数或测试方法。而在新版标准中,新增了对短路响应时间的具体要求:即在电池组发生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在10毫秒内切断电流。这一改动旨在确保在极端情况下,能够快速切断电源,避免因短路引发的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技术要求呢?首先,在选择短路保护器件时,需关注其响应速度和额定值。例如,可以选择具有快速动作特性的熔断器或电子式断路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切断操作。其次,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电路布局,减少寄生电感和电容的影响,从而降低短路时的能量积累,提高保护效率。
此外,新版标准还强调了实际应用中的验证环节。企业应当按照标准附录中的测试流程,模拟不同工况下的短路情况,记录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和效果。只有当所有测试结果均符合要求时,才能确认该短路保护方案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TZZB 3586-2023标准通过细化短路保护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电动工业车辆锂离子蓄电池组的安全性能。企业在执行该标准时,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技术指标,还应注重实际应用中的细节优化,确保产品在各种复杂环境中都能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