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能源汽车越野性能的评级方法,包括测试条件、评估指标、评分规则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在越野工况下的性能评估。
Title:Rating Method for Off-road Performanc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T46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新能源汽车越野性能评级新旧版差异解读——以动力系统适应性评估为例
在TCAAMTB 146-2023《新能源汽车越野性能评级方法》中,动力系统适应性评估是一个核心指标。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这一部分进行了显著调整,更加注重实际越野场景下的动态表现。以下将详细解析新版标准中动力系统适应性评估的变化及其应用方法。
一、变化点解析
旧版标准中,动力系统适应性主要基于实验室测试数据,侧重于静态参数的匹配,如电机功率、电池容量等。而新版标准则引入了“动态适应能力”这一概念,要求通过模拟不同越野工况(例如爬坡、涉水、泥泞路面)来验证车辆的实际响应能力。此外,新版还增加了“环境温度适应性”的评价维度,强调极端条件下的动力输出稳定性。
二、重要条文详解
新版标准第5.3.2条明确规定:“在模拟越野工况时,应确保车辆的动力系统能够在预设条件下持续稳定运行,并记录最大扭矩输出时间及效率。”此条文的核心在于“持续稳定运行”,这不仅考验车辆硬件性能,也对软件控制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应用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动力系统适应性评估:
1. 确定测试场景:根据越野性能评级需求,选择典型工况(如50%坡度、深度涉水等)。
2. 加载设备准备:使用专业测试仪器记录关键参数(如电机转速、电压、电流)。
3. 执行测试流程:按照标准要求逐步施加负载,观察车辆表现。若发现异常,需立即调整并重新测试。
4. 数据分析与优化:整理测试结果,结合仿真工具优化控制算法,提升整体适应性。
通过上述方法,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满足新版标准的要求,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