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纺织后整理助剂中烷基苯酚类及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类物质的限量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纺织后整理助剂中烷基苯酚类及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类物质的检测与控制。
Title:Limit Requirements for Alkylphenols and Alkylphenol Ethoxylates in Textile Finishing Auxilia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631-2009《纺织后整理助剂中烷基苯酚类及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类限量要求》是一项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纺织品后整理助剂中烷基苯酚(APs)和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APEOs)的限量指标。这些化学物质因具有内分泌干扰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在环境和健康方面存在风险,因此受到严格管控。
以下是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限值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纺织后整理助剂中不同种类APs和APEOs的最大允许含量:
- 壬基酚(NP):不得超过50 mg/kg
- 辛基酚(OP):不得超过50 mg/kg
- 非离子型APEOs(以EO计):不得超过1000 mg/kg
上述限值旨在减少这些物质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检测方法
标准推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来测定APs和APEOs的含量。这两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有效检测出样品中微量的目标化合物。
样品制备
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通常包括溶解、过滤等步骤,确保待测成分能被充分提取并保持稳定状态,避免因样品处理不当导致检测结果偏差。
应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涉及纺织品后整理助剂生产和使用的相关企业。无论是国内还是进口产品,只要涉及到此类助剂的应用均需遵守相关规定。
实施意义
通过设定严格的限量标准,可以促使生产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选用更加环保安全的替代品,从根本上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健康,增强公众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度。
总之,《DB44/T 631-2009》为规范纺织行业化学品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