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楸树造林的技术要求,包括苗木选择、整地、栽植、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楸树的人工造林及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talpa 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934-2008《楸树造林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楸树的造林工作。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楸树选择:标准要求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苗木。苗木高度应在80cm以上,地径应大于0.8cm。这一规定确保了造林苗木的质量,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2. 造林时间:最佳造林时间为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芽萌动前。如果采用容器苗,则全年均可造林。选择合适的时间可以减少对苗木的损伤,提高成活率。
3. 整地与栽植:造林地应进行全面整地,深度不低于30cm。栽植时要保持苗木直立,根系舒展,回填土要压实,确保根土密接。合理的整地和栽植方式能够为楸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4. 抚育管理:造林后第一年内要进行三次抚育,包括松土除草、浇水施肥等。每年春季要修剪枯枝病叶,促进树木健康生长。科学的抚育管理有助于提高楸树的产量和品质。
5.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楸树林,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推荐使用生物防治方法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以减少环境污染。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保护楸树免受侵害,保障林木健康。
6. 采伐更新:楸树林达到成熟期后应及时采伐,并在原地或附近进行更新造林。成熟的标志是胸径达到20cm以上或者主干分叉过多影响生长。合理安排采伐与更新工作有助于维持楸树林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条文从楸树的选择到最终的采伐更新都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对于从事楸树种植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提升造林的成功率,还能有效促进楸树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