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韭菜保护地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无公害食品韭菜的保护地生产。
Title:Non-hazardous Food -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Greenhouse Production of Leek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无公害食品韭菜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019-2008)是西藏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标准,用于指导韭菜在保护地内的无公害种植。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产地环境要求:规定了保护地的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T 18407.1-2001、GB 5084-2005和NY/T 391-2000的要求。这意味着韭菜种植区域的大气、水源和土壤不得含有过量有害物质,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2. 种子质量:种子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超过12%。这些指标保证了种子的基本品质,有助于提高出苗率和生长均匀性。
3. 播种与定植:建议采用穴盘育苗方式,每穴播种量为8-10粒,苗龄控制在30-35天之间。定植时行距20-25厘米,株距10-15厘米。这样的密度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4. 田间管理:包括合理施肥、适时浇水以及中耕除草等内容。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专用复合肥;浇水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及时清除杂草可以避免养分竞争。
5. 病虫害防治: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并结合生物农药进行综合防控。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确保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
6. 采收标准:当韭菜叶片长度达到30厘米以上且长势健壮时即可采收。每次收割后需留茬高度不低于3厘米,以便后续生长。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能够有效提升韭菜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绿色农产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