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设计原则、施工要求、验收与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中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
Title: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是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中重要的绿色技术之一。在最新的TQGCML 3018-2024标准中,有一项重要更新涉及雨水初期弃流装置的设计与应用,这一变化对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效果有直接影响。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初期弃流装置的要求较为笼统,主要强调了弃流功能的重要性,但没有具体规定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了初期弃流装置应采用重力式自动控制结构,并要求其在降雨初期能够有效分离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初期雨水。
例如,新版标准指出,初期弃流装置的设计应确保在前15分钟内排出的水量占总汇水面径流量的20%-30%。这一比例的设定基于大量研究数据,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进入后续处理环节的污染物负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者需要精确计算装置的容积和开口尺寸,同时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以及汇水面的具体情况。
以某商业建筑项目为例,其屋面面积为5000平方米,当地年均降雨量为600毫米,经过计算得出初期弃流装置的最小容积应为9立方米。设计时选择了带有自动关闭阀的重力式弃流装置,当装置内的水位达到预设高度后,阀门会自动关闭,从而停止弃流过程。此外,还安装了流量计和液位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弃流数据,便于后期维护和优化。
通过这样的设计和实施,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不仅提高了水质稳定性,还降低了后续过滤和净化设备的运行负担,实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这充分体现了TQGCML 3018-2024标准在推动雨水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科学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