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杨组杨树育苗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青杨组杨树的育苗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pla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Section Tacamahac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760-2008 青杨组杨树育苗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青杨组杨树育苗的技术要求。以下为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苗圃地选择上,标准指出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层深厚的地块。土壤以砂壤土或壤土为佳,pH值应在6.5至7.5之间。这样的土壤条件有利于青杨组杨树根系的发育和生长。
关于整地施肥,标准要求深耕细作,耕深不低于30厘米,并结合整地施入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不少于2000公斤,同时配合适量磷钾肥,确保苗木生长所需养分充足。
在播种育苗环节,标准强调种子处理的重要性。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催芽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温水浸泡和药剂拌种。播种时要控制好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0克左右,播后覆土厚度以种子直径的2到3倍为宜。
对于扦插育苗,标准要求选用1至2年生健壮枝条作为插穗,长度保持在15至20厘米之间,插穗下切口应平滑并靠近芽眼。扦插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2/3,插后要及时浇透水,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提出要定期除草松土,保持苗床无杂草且土壤疏松。适时追肥也是关键,通常在苗木速生期进行两次追肥,每次追肥间隔约20天,肥料以氮肥为主,配合少量磷钾肥。
此外,病虫害防治也不容忽视。标准建议采用农业、物理和化学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如合理轮作、设置防虫网、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等,确保苗木健康生长。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