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藏猪规模化繁育的技术要求、繁育管理、疫病防控及记录档案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西藏自治区范围内藏猪的规模化繁育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rge-scale Breeding of Tibetan Pi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藏猪作为一种具有高原特色的优质地方猪种,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TLZSZZHY 007-2024藏猪规模化繁育技术规范》的发布,为藏猪的科学化、规范化养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将围绕该标准中关于“种公猪的选择与饲养管理”这一关键条文展开讨论,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深入解析。
种公猪选择的标准更新
在新旧版本对比中发现,《TLZSZZHY 007-2024》对种公猪的选择标准进行了更为细化的规定。相较于老版本,新版标准不仅强调了体重和年龄等基础指标,还特别增加了健康状况评估的具体要求。例如,明确规定种公猪必须经过全面的疫病筛查,确保无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同时,对于体表特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毛色均匀度不低于85%,四肢发育良好且无明显外伤。
应用方法详解
1. 健康检查流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制度。每头种公猪入栏前都应接受详细的体检,包括血液检测(如布病抗体检测)、粪便常规检查以及超声波扫描等。此外,还应定期安排专业兽医团队巡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环境控制与日常护理
新版标准指出,良好的生活环境是保证种公猪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养殖场需配备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独立圈舍,并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每日至少两次清理排泄物,并定期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另外,还需注意饲料质量,确保营养均衡,避免因过度肥胖影响繁殖能力。
3. 行为观察与心理调节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种公猪容易出现食欲减退甚至拒绝交配的情况。因此,除了物质条件上的保障之外,还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可以通过增加活动空间、播放舒缓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促进其正常生理机能的发挥。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施策,可以有效提升种公猪群体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整个藏猪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TLZSZZHY 007-2024》中的各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