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的术语和定义、设计要求、设置要求及维护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的设计、设置和管理。
Title:Emergency Shelter Symbol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330-2007《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是天津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的设置原则、类型、图形符号及颜色要求等内容。以下为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标志设置原则
标准指出应急避难场所标志应遵循醒目性、安全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四大原则。这意味着标志需易于被公众识别,且不能妨碍交通和日常活动;同时,所有标志的设计与安装必须严格遵守本标准的规定,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标志类型
标准明确了应急避难场所标志分为引导类、功能类和服务类三种类型。其中:
- 引导类标志用于指示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位置;
- 功能类标志表明场所内各项设施用途;
- 服务类标志提供如医疗救助、饮水供应等具体服务信息。
每种类型的标志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定位,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图形符号
对于图形符号的选择,标准强调应当简洁明了,避免复杂图案。例如,“避难场所”标志采用一个房子形状加上箭头指向的方向作为主要图形元素,直观地表达了目的地信息。此外,图形符号的颜色搭配也非常重要,通常使用蓝底白字或绿底白字组合来增强视觉效果。
颜色要求
颜色是标志能否快速吸引注意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标准规定:
- 指示方向时多采用蓝色背景;
- 表示安全出口或者紧急疏散路径则选用绿色背景;
- 特殊警告事项可考虑黄色或红色背景。
这些色彩不仅能够有效区分各类信息,还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引起人们的注意。
以上是对DB12/T 330-2007《应急避难场所标志》部分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正确理解和应用该标准有助于提高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