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锥大径材培育的技术要求,包括立地选择、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红锥大径材的培育及经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Large-diameter Red Pine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409-2007红锥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是一项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红锥大径材的培育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红锥树种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大径材培育中的特殊要求。这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林地选择与整地环节,强调了地形、土壤条件的重要性。例如,适宜的坡度应在15°以下,土壤pH值应保持在4.5至6.5之间。整地方式推荐采用全面整地或块状整地,并且要求深耕细作以利于苗木生长。
再者,关于造林密度的规定指出,初植密度一般控制在110株/亩左右,随着树木的成长可以适当调整间距,但要确保每棵树都有足够的空间发展根系和冠幅。
对于抚育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红锥树健康快速成长。包括定期除草松土、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特别是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比例搭配,通常建议的比例是3:1:1。
另外还特别提到,为了提高木材质量,在后期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间伐等方式逐步减少林分密度,从而让保留下来的树木获得更多的光照资源,最终达到生产优质大径材的目的。
最后,在采伐利用章节里规定了最佳采伐年龄及方法。一般来说,当红锥树龄达到25年以上时即可考虑采伐,此时其直径已超过30厘米,符合大径材的标准。同时提倡采用科学合理的采伐技术,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对《DB44/T 409-2007红锥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中若干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