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蜂王浆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要求、蜂群管理、采收与储存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蜂王浆的生产、加工及质量管理。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oyal Jell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482-2007《蜂王浆生产技术规范》是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主要用于指导蜂王浆的规范化生产。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重要的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蜂王浆”是指工蜂咽下腺分泌的乳白色或浅黄色浆状物质,是蜜蜂幼虫及蜂王的营养食品。这一定义强调了蜂王浆的来源及其在蜜蜂群体中的重要作用,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
二、生产环境与设施
1. 生产场地选择:应远离污染源,如工业区、垃圾场等,并且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这主要是为了确保蜂群生活的环境卫生,避免外界污染物对蜂王浆质量的影响。
2. 蜂箱配置:每个蜂箱内需设置专用的王浆框,以便于采集。同时,蜂箱要定期检查维护,防止病虫害侵袭。
三、饲养管理
1. 蜂种选择:优先选用高产优质的意大利蜜蜂或其他适应性强的品种。优良的蜂种能够提高蜂王浆的产量和品质。
2. 饲料供给:除了正常的花粉和蜂蜜外,还需适当补充蛋白质饲料,以满足蜂群生长发育的需求。合理的营养搭配有助于增强蜜蜂体质,从而提升蜂王浆的质量。
四、采收方法
1. 时间控制:通常在上午9时至下午3时之间进行采收,此时气温适宜,蜂王浆的新鲜度较高。
2. 操作规程:采用无菌工具轻柔地取出王浆框上的蜂王浆,避免损伤蜂巢结构。采收后的蜂王浆应立即冷藏保存,防止变质。
五、质量检测
1. 感官指标:包括颜色、气味、口感等方面。合格的蜂王浆应该呈现乳白色或浅黄色,具有特有的清香,质地细腻。
2. 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酸度等。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蜂王浆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3. 微生物检测:确保没有致病菌的存在,保障消费者健康。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蜂王浆生产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规范了蜂王浆生产的各个环节,旨在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从事蜂王浆生产的企业和个人来说,严格遵守该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也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