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蕹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无公害农产品蕹菜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 - Water Spinach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593-2006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蕹菜》是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无公害条件下蕹菜的种植生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蕹菜生产的环境条件,包括空气、土壤和灌溉水的质量标准。要求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限值;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且pH值在6.0~7.5之间;灌溉水质需满足GB 5084的要求。这些规定确保了蕹菜生长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受到污染。
栽培管理
在栽培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选用优质、抗病虫害的品种,并采用轮作制度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通常使用温汤浸种法或药剂拌种法。播种期的选择依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一般春季为2月至4月,秋季为8月至10月。播种密度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行距建议为20~30厘米,株距为15~20厘米。
施肥与灌溉
施肥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基肥主要施用有机肥,每亩用量约为2000~3000公斤,同时配合施用适量磷钾肥。追肥应在蕹菜快速生长期进行,可施用人粪尿或其他速效氮肥。灌溉方式提倡滴灌或喷灌,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无公害生产的关键环节。标准提倡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方法和生物农药相结合的方式控制病虫害。例如,通过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等农业措施预防病害发生;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优先选择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收获与包装
收获时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时间,通常当蕹菜长至20~30厘米高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应及时整理,去除老叶和病叶,按质量分级包装。包装材料应清洁卫生,标识清楚,注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
以上是对《DB51/T 593-2006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蕹菜》中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从事蕹菜种植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