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金属矿物制品生产企业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报告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非金属矿物制品生产企业对其ESG报告进行评价和改进,也可为相关方对企业的ESG表现进行评估提供参考。
Title:Evaluation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s of Non-Metallic Miner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ESG报告评价指南》(TCSTM 00594-2025)相较于旧版标准,在信息披露要求和指标体系上进行了显著优化。本文以“温室气体排放量披露”这一关键指标为例,探讨新旧版本的主要差异以及企业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要求较为宽泛,仅提出需要企业提供相关数据,但并未明确规定计算方法、数据来源及验证方式。而新版标准则更加细致严谨,不仅明确了温室气体的种类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还详细规定了排放源识别流程、量化方法以及第三方核查机构的选择标准。
针对这些变化,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确保符合新版标准:
1. 全面梳理排放源:企业需对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可能产生温室气体的环节进行全面盘点,例如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等,并建立详细的台账记录。
2. 选用合适的量化方法:根据排放源的不同特性选择恰当的量化技术,如直接测量法、物料平衡法或排放因子法等。同时,确保所使用的参数值来自权威数据库或经过验证的研究成果。
3. 引入专业第三方机构:鉴于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建议聘请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独立评估,出具正式的核查报告。
4. 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将温室气体管理纳入日常运营流程,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不仅能更好地满足新版标准的要求,还能借此机会提升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