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菜姜母鸭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鸭肉为主要原料,配以生姜等辅料,经预处理、调味、烹制、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预制菜姜母鸭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cessing of Ready-to-eat Braised Duck with Ginger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预制菜姜母鸭加工技术规范中的关键变化解析
在TXMSSAL 0139-2024《预制菜姜母鸭加工技术规范》中,有一项显著的变化是关于原料验收标准的规定。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鸭肉的感官要求更加细化,并增加了微生物限量指标的具体数值。这一调整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因此值得深入探讨其应用方法。
首先,新版标准明确了鸭肉的感官要求:色泽应均匀、无异味、无腐败变质现象。这不仅限定了鸭肉的颜色范围,还强调了气味和新鲜度的重要性。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建立严格的感官检验流程,配备专业的质检人员,使用标准化的观察工具(如色卡)来判断鸭肉是否符合要求。此外,对于异味和腐败变质的判定,可以借助嗅觉检测和简单的化学试剂测试,确保每一批次的原材料都经过严格筛选。
其次,新版标准引入了微生物限量指标的具体数值,例如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⁵ CFU/g,大肠杆菌群不得超过10² MPN/g。这些具体数值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在生产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污染风险。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企业需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包括定期清洁生产设备、保持车间空气洁净度以及合理安排员工个人卫生。同时,在加工环节中,应采用低温冷链运输方式保存鸭肉,避免因温度波动导致细菌滋生。
总之,TXMSSAL 0139-2024通过细化感官要求和增加微生物限量指标,进一步提升了预制菜姜母鸭的安全性和品质保障水平。企业在执行该标准时,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操作规程,并持续优化生产工艺,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