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鸡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场址选择与布局、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及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肉鸡的规模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Broiler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328-2005肉鸡生产技术规范》是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肉鸡的饲养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场址选择与环境要求
标准规定了肉鸡场应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其他可能污染源至少500米以上。这是因为肉鸡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较高,尤其是空气质量、水源质量和土壤状况。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肉鸡的健康状况和生长速度。此外,场址的选择还应考虑交通便利性以及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鸡舍建设与设备配置
鸡舍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通风、采光及保温性能。标准建议采用全封闭式鸡舍,并配备自动喂料系统、饮水系统和粪便清理装置。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还能有效控制疾病传播的风险。同时,鸡舍内温度、湿度等参数需要通过现代化监控手段实时监测并调整至适宜范围。
饲养管理措施
在饲养过程中,饲料的质量至关重要。标准强调使用无抗生素残留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饲料产品。对于雏鸡而言,前三周是其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要特别注意营养成分的均衡搭配。另外,在整个养殖周期内都必须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定期消毒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
疫病防控策略
为了确保肉鸡群体的整体健康状态,标准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免疫程序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新城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接种计划。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寻求专业指导。
屠宰加工环节要求
最后,在屠宰前还需执行严格的检验检疫流程,确保每只上市销售的产品均达到食品安全标准。这不仅关乎消费者权益保护,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DB11T 328-2005肉鸡生产技术规范》从多个层面为肉鸡产业链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有助于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