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建造的选址、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日光温室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Solar Greenho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91-2005 日光温室建造规范》是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指导日光温室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温室结构设计
- 材料选择:规范要求温室主体结构应采用耐腐蚀、高强度的材料,如热镀锌钢材。这确保了温室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跨度与高度:温室的跨度和高度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作物的需求来确定。例如,北京地区的温室跨度一般为8-12米,脊高3-4米,以保证良好的采光和保温效果。
2. 覆盖材料
- 透光率:覆盖材料的透光率应不低于75%,以确保作物获得足够的光照。常用的覆盖材料包括聚乙烯薄膜和玻璃。
- 保温性能:冬季夜间温室内温度应保持在作物生长所需的最低温度以上。因此,覆盖材料需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通常通过双层或多层覆盖来实现。
3. 通风与降温系统
- 通风口设置:温室应在合适的位置设置通风口,面积应占温室地面面积的10%-15%。通风口的大小和位置应便于调节,以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
- 降温措施:夏季高温时,应采取湿帘风机等降温措施,确保温室内的温度适宜作物生长。
4. 灌溉系统
- 节水灌溉:推荐使用滴灌或喷灌系统,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灌溉系统的布局应均匀,避免局部过湿或过干。
- 水质要求:灌溉用水的pH值和电导率应符合作物生长的要求,必要时应进行水质处理。
5. 环境监测与控制
- 传感器安装:温室内部应安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传感器,实时监控环境参数。
- 自动化控制:鼓励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数据自动调整温室内的环境条件,如开启通风口、启动降温设备等。
这些条文的具体实施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和作物种类,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希望这些解读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