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化荒漠化土地监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工作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沙化荒漠化土地的监测与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of Desertified and Degraded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98-2004《沙化荒漠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沙化和荒漠化土地监测的技术要求。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监测范围与内容
- 标准明确指出监测范围应包括全省范围内所有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沙化、荒漠化土地。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土地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特性等。
2. 监测方法
- 样地设置:要求在不同类型的沙化和荒漠化土地上设置固定样地,样地的数量和分布需具有代表性。
- 数据采集:采用遥感技术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指标体系
- 标准建立了详细的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植被盖度等级划分、土壤侵蚀程度评估等。这些指标为科学判断沙化和荒漠化程度提供了依据。
4. 监测周期
- 规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临时监测次数。这有助于及时掌握土地变化趋势。
5. 成果报告
- 要求形成年度监测报告,报告中需包含监测结果分析、趋势预测及建议措施等内容。报告形式应简洁明了,便于决策者理解和采纳。
以上是对DB37/T 398-2004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旨在指导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好地落实该标准的要求。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沙化荒漠化土地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