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瓜嫁接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嫁接前准备、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黄瓜嫁接苗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Grafted Cucumber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68-2005《黄瓜嫁接苗生产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黄瓜嫁接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要求、砧木与接穗品种选择、嫁接方法、嫁接苗管理等内容。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设施要求
文件指出生产场地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并且要配备遮阳网、防虫网等设备。同时强调温室或大棚的结构要牢固,能够有效防止自然灾害如大风、暴雨等对嫁接苗的影响。这些措施是为了确保黄瓜嫁接苗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都能获得适宜的环境条件。
二、砧木与接穗品种选择
砧木的选择对于提高黄瓜植株抗病性和适应性至关重要。文件推荐使用黑籽南瓜作为主要砧木材料,因其具有较强的抗枯萎病能力。接穗则需选用优质高产的黄瓜品种,比如津优系列等,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
三、嫁接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插接法、靠接法和贴接法三种。其中插接法操作简便快捷,适合大规模生产;靠接法则更注重细节处理,适用于少量精品嫁接苗的培育;而贴接法则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技术要点,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四、嫁接苗管理
嫁接完成后需立即进行愈合处理,通常是在保湿条件下保持一定温度(一般为20℃左右)约一周时间。在此期间要注意控制光照强度,避免强光直射造成幼苗损伤。此外还需定期检查嫁接口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五、病虫害防治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采用物理、生物等多种手段综合防控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例如可以通过设置黄色粘板诱杀害虫,利用天敌昆虫抑制害螨繁殖等方式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从而达到环保安全的目的。
以上是对DB11/T 268-2005中部分内容较为详细的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