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夏播青贮玉米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生产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夏播青贮玉米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mmer-sown Silage Corn Production in Beij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58-2005夏播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程》是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关于夏播青贮玉米生产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夏播青贮玉米的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青贮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为提高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品种选择
标准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生物产量高、干物质含量适中且适宜青贮的品种。例如,“京科系列”、“农华系列”等品种因其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生物产量被广泛推荐。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种植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本地环境的优良品种。
二、播种
播种时间至关重要。标准建议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之间进行播种,确保作物能在最佳时期成熟并达到理想的青贮状态。播种密度直接影响到最终产量与质量,一般每亩播种量应在3-4公斤左右,行距控制在50-60厘米之间,株距保持在20-25厘米较为合适。此外,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剔除杂质和不饱满颗粒,并采用包衣或拌种的方式预防地下害虫。
三、田间管理
合理的水肥管理和杂草控制是保证青贮玉米健康生长的关键措施之一。灌溉时要注意避免积水现象发生,特别是在雨季期间更需注意排水设施是否畅通;施肥方面则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在苗期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分别追加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料。同时还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其与主作物争夺养分水分。
四、病虫害防治
对于常见的锈病、黑穗病等病害以及玉米螟、蚜虫等虫害,应当采取综合防控策略。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人工捕捉成虫等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化学药剂喷洒则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不得超量使用,并注意轮换用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另外,还可以通过种植抗病虫品种、合理安排茬口等方式增强植株自身抵抗力。
五、收获及青贮
当青贮玉米植株大部分叶片仍呈绿色但开始变黄时即可适时收获。收获后尽快铡短至1-2厘米长度,并立即装填入窖或袋内压实密封,尽量减少空气接触时间以防霉变。青贮过程中pH值应维持在4.2以下才能有效抑制腐败菌生长,确保饲料长期保存期内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以上便是《DB11/T 258-2005夏播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程》中几个核心部分的重要内容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实现高效优质的青贮玉米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