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淮山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鲜淮山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Title:Fresh Ya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426-2004《鲜淮山》是一项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鲜淮山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明确了“鲜淮山”的概念,即以新鲜收获的淮山块茎为原料,经过清洗、去皮、切片或整块包装后的产品。这一定义确保了市场上的鲜淮山产品具有统一的质量基准。
2. 感官要求:鲜淮山应具有正常的色泽,无腐烂、霉变现象,气味正常且无异味。其质地应坚实,无明显机械损伤。这些要求旨在保证消费者购买到的鲜淮山品质优良,适合食用。
3. 理化指标:包括水分含量、淀粉含量等。例如,水分含量通常要求在某一特定范围内,这不仅影响产品的储存稳定性,也关系到最终消费者的口感体验。淀粉含量则反映了产品的营养价值。
4. 卫生指标:对重金属(如铅、镉)及农药残留量设定了限量值。这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任何超过规定限值的产品都不符合标准要求。
5. 检验规则:规定了抽样方法、判定规则等内容。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取样和检测,可以有效保证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达到标准要求。
6.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在外包装上清晰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以防止污染。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雨防晒,贮存时需保持环境干燥通风。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鲜淮山》标准从多个角度规范了鲜淮山从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