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苎麻生产的产地环境、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育苗、大田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加工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苎麻的生产与管理。
Title:Ramie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426-2004《苎麻生产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苎麻种植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种子与种苗
标准指出,选用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作为种源。在播种前,种子需要经过精选和消毒处理,确保发芽率高且无病虫害。种苗培育时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栽培管理
1. 整地:要求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
2. 定植:定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通常行距为80-100厘米,株距为30-40厘米。
3. 田间管理:包括适时灌溉、除草、追肥等措施。特别是在生长旺盛期,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
收获与加工
收获时间应根据苎麻的生长周期来决定,一般在开花后30天左右进行。收获后的苎麻应及时晾晒或烘干,避免霉变。加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保证产品质量。
病虫害防治
提倡采用农业综合防治方法,如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化学药剂使用时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执行,不得随意加大剂量或频率,以防产生抗药性和环境污染。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苎麻的产量和品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