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栝楼栽培过程中的肥水管理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栝楼种植的肥水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ertilization and Water Management of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69-2003《栝楼肥水管理技术规范》是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栝楼种植过程中肥水管理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施肥原则:标准指出,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基肥应在整地时施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追肥则根据栝楼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植株生长,后期适当增加磷钾肥比例以提高果实品质。
2. 肥料种类与用量:标准推荐使用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每亩用量一般在2000-3000公斤之间。追肥时,尿素等速效氮肥每次每亩用量不超过20公斤,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等磷钾肥每次每亩用量分别为15-20公斤和10-15公斤。
3. 水分管理:栝楼在整个生育期内都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播种后到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种子发芽;开花结果期需水量较大,应保证充足的灌溉;成熟期则减少浇水次数,防止裂果。
4. 灌溉方法:提倡采用滴灌或喷灌的方式进行灌溉,这样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并减少病害的发生。特别是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避免根系因积水而腐烂。
5. 施肥时间:基肥应在秋季或春季结合深耕施入;追肥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定苗后,第二次在开花初期,第三次在果实膨大期。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栝楼肥水管理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措施,提升栝楼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合理施肥减少污染,高效用水节约资源等方面的要求。这些内容对于指导农民正确开展栝楼种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