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九华佛茶生产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九华佛茶的生产与加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Jiuhua Fo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66-2003《九华佛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九华佛茶从产地环境到加工工艺的全过程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产地环境:该标准强调茶叶产地应位于九华山及其周边区域,要求土壤pH值在4.5至6.5之间,且需远离工业污染源。这确保了茶叶原料的天然纯净。
2. 鲜叶采摘:规定采摘时间为清明至谷雨期间,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为标准。这样的采摘时机和标准能够保证茶叶内含物质丰富,为后续加工奠定良好基础。
3. 萎凋工序:要求将鲜叶摊放于通风避光处,厚度控制在1-2厘米,时间约8-12小时。此过程有助于水分适度散失,促进酶促反应,提升香气品质。
4. 杀青工艺:采用锅式手工杀青,温度控制在180℃-220℃之间,时间约为1-2分钟。快速高温杀青能有效钝化酶活性,保持茶叶翠绿色泽。
5. 揉捻环节:通过轻重结合的方式进行揉捻,既保证了茶叶成条率又不过度破坏细胞结构。这样可以使成品茶既有美观外形又能释放适当风味物质。
6. 干燥处理:分两次进行,首次烘干温度70℃-80℃,持续15-20分钟;二次提香则需降低至50℃左右,时间约30分钟。此法可使茶叶充分干燥并形成独特香味。
以上内容为核心技术要点,严格按照这些规范操作可以制作出符合标准的高品质九华佛茶产品。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