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食品
  • DB34 330-2003 炒货食品卫生要求

    DB34 330-2003 炒货食品卫生要求
    炒货食品卫生要求食品安全加工工艺质量控制
    19 浏览2025-06-04 更新pdf0.35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炒货食品的卫生要求,包括原料、生产过程、成品的质量控制及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所有从事炒货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及相关单位。
    Title:Hygiene Requirements for Roasted Snack Fo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 封面预览

    DB34 330-2003 炒货食品卫生要求
  • 拓展解读

    DB34 330-2003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炒货食品的卫生要求。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生产的炒货食品,包括坚果、籽类等。这明确了标准适用的产品类别和地域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 炒货食品:指以坚果、籽类为主要原料,经炒制或其他加工方式制成的休闲食品。

    - 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用于评估食品卫生状况。

    3. 感官要求

    - 色泽:应均匀一致,不得有焦黑或生青现象。

    - 滋味气味:具有正常炒货食品应有的香味,无异味。

    - 组织形态:颗粒完整,无虫蛀或霉变现象。

    4. 理化指标

    -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6%,以防止微生物滋生。

    - 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不得超过3mg/g和0.25g/100g,确保油脂新鲜度。

    5. 微生物指标

    - 菌落总数:每克不得超过1000个。

    - 大肠菌群:每克不得超过30个。

    - 致病菌: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

    6. 检验方法

    各项指标的检测需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标志:产品标签上应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信息。

    - 包装:采用防潮、防虫材料,避免二次污染。

    - 运输和贮存:应在阴凉干燥处存放,避免阳光直射。

    以上内容是DB34 330-2003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45T 88-2003 三氟甲烷(HFC-23)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