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菜豆繁种保纯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菜豆种子生产过程中的保纯技术管理。
Title:Pea Bean Seed Breeding and Purity Preser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359-2000《菜豆繁种保纯技术规范》是青海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菜豆繁种过程中保纯的关键技术和管理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
标准指出,应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抗病性强且品质优良的品种进行繁种。在选择时要确保种子来源清晰,避免混杂。例如,如果某个区域常年多雨,那么应优先选择耐湿性强的品种,以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
2. 隔离措施
为保证菜豆种子的纯度,标准要求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具体包括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两种方式。空间隔离是指繁种田与其它同类作物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建议隔离距离不少于100米;时间隔离则是指不同品种的播种期错开,通常相差30天以上。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异花授粉导致的品种混杂。
3. 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要定期检查植株生长状况,及时去除杂株杂草。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要特别注意观察是否有外来花粉侵入的情况。一旦发现杂株,必须立即拔除并销毁,以免影响种子纯度。
4. 采收与处理
关于采收,标准规定应在果实充分成熟但尚未开裂时进行。采收后需将种子晾晒至安全水分含量(通常为12%-14%),然后入库保存。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虫,确保种子质量不受损。
5. 检测与鉴定
繁种结束后,应对收获的种子进行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发芽试验等项目。只有达到规定标准的种子才能作为繁殖材料继续使用。此外,还应定期对繁种基地进行品种鉴定,确保长期维持品种特性。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技术要求,能够有效保障菜豆种子的质量和纯度,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