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旱育秧栽培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水稻旱育秧的生产与推广。
Title:Rice Drought Nursery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77-1998《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对水稻旱育秧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种子处理
- 条文内容:播种前应进行晒种、选种和浸种处理。
- 解读:晒种可以提高种子活力,选种通过盐水或其他方法去除劣质种子,确保出苗整齐。浸种则有助于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发芽。
2. 苗床准备
- 条文内容:苗床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力适中的地块。
- 解读:良好的苗床条件能够保证秧苗健康生长,避免因积水导致烂根或病害发生。同时,适量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
3. 播种时间与密度
- 条文内容: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最佳播种期,每平方米播种量为300克左右。
- 解读:适时播种可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合理密植既保证了单位面积内的有效株数,又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供个体发育。
4. 水分管理
- 条文内容: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浇水。
- 解读:适当的水分供应对于防止干旱胁迫至关重要,同时要防止积水造成缺氧环境影响根系发展。
5. 病虫害防治
- 条文内容:定期检查秧苗状况,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措施控制病虫害。
- 解读:早期发现并处理问题是减少损失的关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可以更有效地保护秧苗健康成长。
6. 移栽前准备
- 条文内容:移栽前一周停止灌溉,进行炼苗锻炼。
- 解读:通过逐渐减少供水让秧苗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增强其抗逆能力,从而提高成活率。
以上各点均体现了该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实现高产优质的水稻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