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设项目涌潮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评价内容、预测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受涌潮影响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Surge Impact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建设项目涌潮影响评价技术导则》TCHES 122-2023中关于“涌潮计算方法”这一重要条文为例,与旧版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并详细阐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
新版导则相较于旧版,在涌潮计算方法上引入了更为精确的数值模拟技术。旧版标准主要依赖于经验公式和简化模型,这种方法虽然简便但精度有限,尤其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难以准确反映涌潮特性。新版标准则强调采用基于浅水方程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更真实地再现涌潮波传播、反射及叠加等过程。
以某沿海开发区项目为例,该区域存在复杂的岸线形态和多条入海河流交汇点,涌潮现象显著。按照新标准的要求,首先需要收集详细的水文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历史潮位数据、潮流分布以及海底地形信息。接着利用专业的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三维计算网格,确保网格密度足以捕捉涌潮细节。然后根据实测数据校准模型参数,如糙率系数、底部摩擦力等。最后通过多次迭代计算,得到涌潮高度、速度场等关键指标。
与旧版相比,这种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不仅提高了预测精度,还增强了对极端情况下的适应能力。例如,在一次强台风伴随大潮期间,通过新标准指导下的数值模拟显示,该开发区内部分低洼地带将出现超过历史记录的高潮位。这为后续防洪排涝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之,《建设项目涌潮影响评价技术导则》TCHES 122-2023中关于涌潮计算方法的改进,体现了从经验向科学过渡的发展趋势,对于保障沿海地区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