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原短尾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包括场舍建设、选种选配、饲料与营养、繁殖技术、日常管理及疾病防控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草原短尾羊的规模化养殖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ising and Management of Short-tailed Grassland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7T22-2020草原短尾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草原短尾羊的饲养与管理。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指出,“草原短尾羊”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生长,具有短尾巴特征的优良肉用绵羊品种。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场地选择与建设
根据标准要求,羊舍应建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低洼积水区域。同时,羊舍需配备足够的通风设施和保暖措施,确保冬季防寒、夏季降温。这有助于维持适宜的生活环境,促进羊群健康生长。
饲养管理
1. 饲料配比:标准建议采用粗料与精料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粗料占比不低于60%。此外,还需定期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以满足羊只全面营养需求。
2. 饮水供应:保证清洁充足的水源供应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炎热季节,要增加饮水次数,防止因缺水导致的生产性能下降。
3. 疫病防控:严格执行免疫接种计划,并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繁殖管理
对于种公羊的选择,标准强调其必须具备优良遗传特性及良好繁殖能力。母羊则需经过严格挑选后方可参与繁殖活动。此外,在配种期间,应密切观察发情周期,适时安排交配,提高受胎率。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1507T22-2020》从多个维度对草原短尾羊的饲养管理工作进行了科学指导,不仅有利于提升养殖效益,也促进了当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