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樟巢螟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监测与预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综合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樟树种植区域樟巢螟的综合防控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mphor Nest W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237-2020《樟巢螟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樟巢螟的综合防控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樟巢螟”这一术语,指的是一种专门危害樟树的害虫。了解这一定义有助于识别和理解防治对象。
2. 监测与预警:标准要求在每年的特定时期(如春季和夏季)对樟树进行定期巡查,观察是否有樟巢螟幼虫结网或成虫活动迹象。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这一步骤对于早期发现问题至关重要。
3. 物理防治:包括人工摘除虫茧、剪除受害枝条等方法。这些简单直接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虫口密度,特别是在虫害初期阶段应用效果显著。
4. 生物防治:推荐使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来控制樟巢螟数量。这种方法环保且可持续,能够长期维持生态平衡。
5. 化学防治:当其他方法无法有效控制时,可考虑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喷洒处理。但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注意保护环境和非目标生物。
6. 综合管理策略:强调结合多种手段形成合力,避免单一措施可能导致的抗药性等问题。同时提倡加强公众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该病虫害的认识水平。
以上内容涵盖了标准中的核心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具体的需求或者想了解更多细节,请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