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半夏产地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半夏药材的产地加工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Title: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Processing of Pinellia Ternata at Orig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770-2019《半夏产地加工操作规程》是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半夏的产地加工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采收
标准规定了半夏的最佳采收时间为每年的6月至8月期间。这一时间段内,半夏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适合进行加工。采收时应选择晴天进行,避免雨天或潮湿天气,以防止药材受潮发霉。
清洗
清洗是半夏加工的重要步骤之一。标准要求使用流动清水对半夏进行多次清洗,直至表面无泥土附着为止。清洗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损伤半夏的表皮,以免影响后续加工质量。
去皮
去皮是保证半夏品质的关键环节。根据标准,去皮可以采用手工去皮或机械去皮的方式。手工去皮需轻柔操作,避免过度摩擦导致有效成分流失;机械去皮则要定期检查设备,确保其运行正常,减少半夏破损率。
干燥
干燥方法直接影响到半夏成品的质量。标准推荐采用自然晾晒或烘干两种方式。自然晾晒时应将半夏摊放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厚度控制在3-5厘米之间,每天翻动2-3次;烘干时温度不宜超过50℃,并保持均匀加热,直至半夏含水量降至10%以下。
包装与贮存
包装材料应选用透气性好且无毒无害的材质,如麻袋或专用编织袋。包装前应对半夏进行分级筛选,剔除不合格品。贮存环境要求干燥阴凉,避免阳光直射,并定期检查库存情况,防止虫蛀鼠咬等问题发生。
以上就是对DB14/T 1770-2019《半夏产地加工操作规程》中几个核心部分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提高半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