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荷斯坦牛繁殖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荷斯坦牛的繁殖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Reprodu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Holstein Cat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2910-2008《荷斯坦牛繁殖技术规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荷斯坦牛的繁殖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发情鉴定:标准要求通过外部观察和直肠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母牛是否处于发情期。外部观察包括注意母牛的行为变化如不安、哞叫以及阴户分泌物的变化等。直肠检查则是通过触摸子宫角来判断是否有卵泡发育。这一过程对于选择最佳配种时机至关重要。
2. 人工授精技术:标准规定了人工授精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首先需要确保精液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然后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输精操作。输精管插入深度要适中,并且避免损伤生殖道。此外还强调了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以减少感染风险。
3. 妊娠诊断:采用超声波扫描作为主要手段来进行早期妊娠检测。一般在配种后28天左右即可准确判断是否怀孕。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流产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母体健康并查明原因。
4. 产前准备与护理:临近分娩时应对圈舍环境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并为母牛提供充足营养支持。同时密切监测其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临产征兆应立即安排专人看护直至顺利生产完成。
5. 犊牛培育管理:新生犊牛出生后需及时清理口鼻处黏液并擦干全身毛发;脐带处理上建议使用碘伏涂抹消毒;喂养初乳应在半小时内开始且量不少于体重的10%。此外还需定期称重记录生长发育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饲养方案。
这些内容构成了整个繁殖周期中的核心环节,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有效提高繁殖效率并保障动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