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蚱林地养殖的环境要求、养殖技术、管理措施及蝉蜕的采收与加工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蚱在林地中的养殖以及蝉蜕的采收和加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lack Cicada Forest Land Breeding and Chantui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黑蚱蝉蜕作为传统中药材之一,其养殖和加工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TSDCMIA DD19-2024《黑蚱林地养殖与蝉蜕采收加工技术规程》应运而生,该标准对黑蚱的养殖环境、饲养管理、采收时机以及加工工艺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药材安全有效。
本文将围绕新版标准中关于“采收时间”的规定展开讨论。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在采收时间上更加细化,明确了从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最佳采收期,并且强调了不同天气条件下对采收的具体要求。例如,在连续晴天的情况下,应选择清晨露水未干时进行采收,这样可以保证蝉蜕的新鲜度;而在雨后,则需要等待地面干燥后再行操作,避免因潮湿导致蝉蜕变质。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规定的意义及其应用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深入探讨:
1. 为何要确定精确的采收时间
准确把握采收时间对于确保蝉蜕的质量至关重要。如果过早采收,蝉蜕尚未完全成熟,药效成分含量较低;反之,若延迟采收,则可能面临虫体腐烂的风险,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采收时间表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 如何判断最佳采收期
根据新版标准的要求,种植户应当密切观察黑蚱的成长情况,特别是在进入6月中下旬之后,每天都要仔细检查树林中的情况。当发现大量成虫开始爬出树冠准备羽化时,就可以着手准备采收工作了。此外,还可以借助气象预报信息,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开展大规模采收活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损失。
3. 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除了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准备好足够的工具和容器,以防止采收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其次是要组织好人力安排,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任务;最后则是要做好后续处理工作,比如及时清洗、晾晒等步骤,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综上所述,《黑蚱林地养殖与蝉蜕采收加工技术规程》(TSDCMIA DD19-2024)通过对采收时间这一关键环节作出更加详细的规范,不仅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专业水平,也为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建议。希望广大从业人员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共同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