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子洁净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电子工业及相关领域中洁净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Title:Stainless Steel Welded Pipes for Electronic Clean Fluid Transpor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2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ZB 3395-2023标准中关于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变化及其应用》
在TZZB 3395-2023《电子洁净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标准中,与旧版相比,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有了显著变化。这一变化直接关系到产品在电子洁净环境中的适用性,是标准修订中的一个关键点。本文将围绕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新旧对比及实际应用展开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表面粗糙度的规定较为宽泛,仅提出了一般性的要求,并未给出具体的数值范围。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表面粗糙度Ra值不得超过0.4μm。这一具体数值的设定,是为了确保钢管内壁光滑,减少流体输送过程中的微粒脱落和污染风险,满足电子洁净环境对材料的高要求。
从应用角度来看,这一变化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工艺要求。首先,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更精细的加工设备和技术,例如使用超精密车床或抛光机来控制表面质量。其次,在质量检测环节,企业应配备相应的测量仪器,如触针式表面粗糙度仪,以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达到规定的Ra值标准。此外,还应对原材料的选择、热处理工艺以及后续清洗程序进行严格把控,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总之,TZZB 3395-2023标准中关于表面粗糙度的具体化规定,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也是对行业技术进步的一种推动。对于相关企业而言,理解并落实这些新要求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