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塑料眼影盒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塑料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眼影盒,用于化妆品包装及相关用途。
Title:Plastic Eyeshadow C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Y8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塑料眼影盒新旧标准差异解读——以安全性要求为例
近年来,随着化妆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塑料眼影盒作为化妆品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最新发布的TZZB 3313-2023《塑料眼影盒》标准中,对产品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有了显著变化。本文将聚焦于这一关键方面的差异,进行详细解读。
新旧版本标准的安全性要求对比
在旧版标准中,对塑料眼影盒的安全性要求主要集中在物理性能上,如跌落测试和承重能力等。然而,在TZZB 3313-2023中,增加了化学安全性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关于可迁移元素和邻苯二甲酸酯的限制。
# 新增的可迁移元素限制
新标准明确规定了塑料眼影盒中可迁移元素(如铅、镉、汞、铬等)的最大允许含量。这些元素可能通过皮肤接触或误食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例如,铅是一种已知的神经毒素,儿童尤其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择,确保生产过程不会引入过量的有害物质。
应用方法:
1. 原材料筛选:企业应选择符合RoHS指令或其他国际安全规范的原材料供应商,定期检测原材料中的可迁移元素含量。
2. 生产工艺优化:避免使用含重金属的颜料或添加剂,同时加强对生产环境的管理,防止污染。
3. 成品检测:在产品出厂前,需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第三方检测,确保所有指标均达标。
# 邻苯二甲酸酯的限制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常用于塑料制品中的增塑剂,但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等问题。新标准明确规定,塑料眼影盒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总含量不得超过特定限值。
应用方法:
1. 替代材料选择:优先选用环保型增塑剂,如生物基增塑剂或无毒增塑剂。
2. 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签订协议,确保提供的塑料原料不含超标邻苯二甲酸酯。
3. 实验室验证:通过专业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确认其符合新标准的要求。
总结
TZZB 3313-2023《塑料眼影盒》标准在安全性方面的提升,体现了对消费者健康的高度关注。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理解并落实这些新要求至关重要。通过严格的原材料把控、科学的工艺设计以及全面的成品检测,可以有效保障产品的合规性和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的期望不断提高,类似的标准更新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