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粗梳山羊绒机织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山羊绒为主要原料,采用粗梳纺纱工艺生产的机织用纱线。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arse Combed Cashmere Woven Yarn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ZB 3297-2023与旧版标准对比分析——以山羊绒含量测定为例》
TZZB 3297-2023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其中,关于山羊绒含量的测定方法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企业和检测机构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新版标准中,对山羊绒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调整。具体表现为:增加了电子显微镜法作为测定手段,并对传统化学溶解法的操作步骤和条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一变化旨在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适应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需求。
例如,对于电子显微镜法,标准明确规定了样品制备、观察参数及结果判定等关键环节。样品需经过均匀切割并固定于载玻片上,确保视野内纤维分布均匀。使用高倍率电子显微镜观察时,应选择合适的加速电压与放大倍数,以便清晰分辨不同种类纤维的微观特征。当发现疑似山羊绒纤维时,还需结合其长度、直径、鳞片形态等因素综合判断,最终确定含量比例。
相比而言,传统化学溶解法虽然仍是主流方法,但新版标准对其溶剂选择、温度控制以及搅拌速率等方面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定。比如,规定采用特定浓度的硫酸溶液作为溶解剂,并将溶解温度严格限定在38℃±1℃范围内,避免因温度波动导致纤维损伤或溶解不完全的情况发生。
这些改进措施不仅提升了检测精度,还有效降低了人为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依据。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生产情况合理选用检测方法,并严格按照新版标准要求执行操作流程,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