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莱芜猪肉品加工过程中屠宰和分割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莱芜猪的屠宰、分割及相关产品的加工企业。
Title:Laiwu Pork Proces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 Part 2: Slaughter and Cut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莱芜猪肉品加工中屠宰环节的温度控制与应用解析
在TSDYZXCP 018.2-2024《莱芜猪肉品加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屠宰分割》标准中,屠宰环节的温度控制是一项关键要求。与旧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对这一环节的温度管理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定。
根据新版标准的要求,在生猪屠宰过程中,从放血开始到胴体冷却结束,整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具体而言,放血后的胴体表面温度应保持在35℃以下,直至进入预冷间前不得超过30℃。而在预冷间内,胴体的中心温度应在24小时内降至7℃以下,并维持在此温度范围内直至分割加工。
这种温度控制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微生物滋生和肉质腐败,同时保持猪肉的新鲜度和品质。例如,在放血后及时将胴体移入低温环境,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繁殖速度,延长产品的保鲜时间。此外,合理的预冷时间能够确保胴体内外温度均匀分布,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的肉质变化。
实际操作中,企业应配备完善的温控设备,如快速冷却隧道、预冷间等,并定期校准温度监测仪器以确保数据准确。同时,还需制定详细的作业流程,包括员工培训、实时监控以及应急处理预案,确保每一步骤都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温度控制措施,不仅可以提升莱芜猪肉品的整体质量,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肉制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