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产滩涂、吊养、底播养殖的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本文件适用于从事水产滩涂、吊养、底播养殖的生产者及相关方,用于指导其建立和实施良好的农业规范。
Title: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 Part 18: Basic Control Points and Compliance Criteria for Aquaculture in Intertidal Zones, Suspension Culture and Bottom S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0014.18-2008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GAP)的标准之一,其核心内容是针对水产滩涂、吊养和底播养殖的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这一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的方法,提升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该标准不仅适用于养殖企业,还为政府监管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它涵盖了从生产到加工的全过程,强调了对环境、资源以及产品质量的综合考量。此外,GBT 20014.18-2008 还特别关注了养殖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安全可靠的水产品。
GBT 20014.18-2008 的核心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为企业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指南。
滩涂养殖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方式,其特点是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潮间带资源。然而,这种养殖模式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污染问题和生态失衡。
根据 GBT 20014.18-2008 的规定,滩涂养殖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条款。例如,在选址阶段,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详细的评估,确保不会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在日常管理中,则需定期检测水质状况,及时调整养殖密度,防止因过度开发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以福建某大型滩涂养殖场为例,该企业在实施 GBT 20014.18-2008 标准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他们通过种植红树林等方式净化海水,同时采用先进的循环水技术降低废水排放量,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局面。
吊养是指将贝类或其他小型水生动植物悬挂在浮筏上进行养殖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GBT 20014.18-2008 对吊养模式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其中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吊绳材质、如何设计合理的吊养结构等内容。这些指导帮助养殖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例如,江苏某水产公司通过引入智能化吊养设备,成功解决了传统吊养中存在的问题。该公司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吊养环境参数,并根据数据反馈自动调节养殖条件,使得每批次产品的成活率提升了近30%。
底播养殖是指将幼苗直接投放到海底进行自然生长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在食品安全方面却存在一定隐患。
为此,GBT 20014.18-2008 强调了底播养殖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首先,要求养殖区域必须经过严格的卫生检验,确保没有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其次,对于使用的饵料也有严格限制,禁止添加任何违禁物质。
山东某海洋牧场正是遵循了这一标准,在底播养殖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他们不仅建立了完善的追溯体系,还定期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抽检,从而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信赖。
GBT 20014.18-2008 作为我国良好农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水产滩涂、吊养及底播养殖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操作指引。无论是滩涂养殖的环境管理、吊养模式的技术创新,还是底播养殖的安全保障,都体现了该标准在推动行业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
未来,随着人们对高品质水产品需求的增长,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贯彻执行 GBT 20014.18-2008 的行列中来,共同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