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HDLC协议的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信协议的数据链路层技术要求和实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HDLC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自动抄表系统及相关设备的设计、开发和测试。
Title:Automatic Meter Reading System - Lower 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 - Part 4: Data Link Layer Based on HDLC Protocol
中国标准分类号:L75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FAQ列表
什么是GB/T 19897.4-2005标准?
GB/T 19897.4-2005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自动抄表系统中基于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的数据链路层通信规范。该标准主要用于定义设备间的数据传输规则,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HDLC协议在本标准中的作用是什么?
HDLC协议是一种面向比特的同步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网络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在GB/T 19897.4-2005中,HDLC协议被用来规范通信帧的结构、传输机制以及错误检测方法。
GB/T 19897.4-2005中定义的通信帧有哪些组成部分?
通信帧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如何实现数据链路层的错误检测?
本标准采用CRC(循环冗余校验)算法对帧进行校验。接收方通过计算接收到的帧的CRC值并与帧中携带的FCS值比较,判断数据是否发生错误。如果校验失败,则丢弃该帧并请求重传。
如何配置HDLC帧以支持多点通信?
在多点通信场景下,HDLC帧的地址字段需要包含目标设备的地址信息。发送方根据目标地址选择性地发送数据帧,而接收方则根据自身地址过滤接收到的帧。
为什么需要帧重传机制?
帧重传机制是为了应对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丢包或错误帧问题。当接收方检测到错误帧时,会向发送方发送否定确认(NAK),要求重新发送该帧,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GB/T 19897.4-2005与ISO HDLC标准有何区别?
虽然两者都基于HDLC协议,但GB/T 19897.4-2005针对中国自动抄表系统的具体需求进行了优化,例如增加了特定的通信帧类型和错误处理机制,更适合本地应用场景。
该标准是否适用于其他行业?
尽管GB/T 19897.4-2005最初是为自动抄表系统设计的,但由于其通用性,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可靠数据链路层通信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