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胶合板用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为主要成分,用于胶合板生产的粘合剂。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lamine-Modified Urea Formaldehyde Resin Used in Plywo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75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ZZB 3250-2023与旧版标准对比为基础,重点分析“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这一关键指标的变化及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游离甲醛释放量的要求相对宽松,而新版标准将其严格控制在≤8mg/100g。这意味着生产企业需要优化生产工艺,比如调整原料配比、提高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手段来降低游离甲醛含量。
具体操作时,企业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合成阶段通过增加尿素比例或引入其他功能性单体,可以有效减少游离甲醛生成;其次,采用先进的催化技术加速缩合反应进程,使体系内未参与反应的游离甲醛尽可能少;再次,完善后处理步骤如热压、陈化等环节,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成品中的残留量。
此外,检测方法也需同步更新。推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精确测定树脂中微量的游离甲醛成分。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样品预处理是否规范、仪器参数设置合理以及数据处理科学严谨等问题,确保测试结果真实可靠。
总之,面对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胶合板用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生产企业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全过程质量管控,并不断改进工艺流程,以满足新标准提出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