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干扰性用户接入电力系统的相关技术要求、评估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干扰性用户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阶段与电力系统的接入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rference Users Connecting to Power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F17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干扰性用户开始接入电网,这些用户的接入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为了规范这类用户的接入行为,保障电网的安全与可靠性,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了《DLT 1344-2014 干扰性用户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标准旨在为干扰性用户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确保其接入过程符合电网的技术要求。
干扰性用户是指那些在接入电力系统时可能对电网造成不利影响的用户,例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用户,以及大功率电动机、电弧炉等非线性负荷用户。这些用户因其特性可能导致电网电压波动、谐波污染等问题,从而影响其他用户的用电质量。
《规范》从多个方面对干扰性用户的接入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接入前评估、接入后监测以及技术措施等。
在干扰性用户接入电网之前,必须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这包括:
评估结果将决定用户是否可以接入电网以及需要采取哪些技术措施来降低影响。
用户接入电网后,需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持续监测,以确保其对电网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监测的内容包括: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避免对电网造成更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干扰性用户对电网的影响,《规范》提出了多种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干扰性用户对电网的不良影响,提升电网的整体稳定性。
以某地区的风电场为例,该风电场在接入电网之前进行了全面的接入前评估。评估结果显示,风电场的接入可能会导致电网电压波动超过允许范围。为此,风电场采取了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措施,成功将电压波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在接入后,通过持续的监测和调整,该风电场实现了稳定运行,对电网的影响得到了有效控制。
《DLT 1344-2014 干扰性用户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范》为干扰性用户接入电网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对干扰性用户的全面评估、严格监测和技术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其对电网的不良影响,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