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碱性蓄电池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碱性蓄电池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等领域。
Title:Alkaline Battery Termi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K6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JT 10001-1991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关于碱性蓄电池术语的标准。这项标准旨在统一行业内对碱性蓄电池相关技术术语的定义和解释,为生产、研发、检测以及市场流通提供一个规范化的语言体系。碱性蓄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及环保特性,在新能源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术语的规范化对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碱性蓄电池是一种以氢氧化钾(KOH)或氢氧化钠(NaOH)作为电解液的二次电池,其正极材料通常为镍或铁,负极则多为锌或镉。这种电池以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以及通信设备等领域。SJT 10001-1991中对碱性蓄电池的核心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
这些术语构成了理解碱性蓄电池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的基础框架。
术语的规范化不仅限于理论层面,它还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设计、制造以及市场推广。例如,在电动汽车行业中,电池的额定容量和放电深度直接影响续航里程和动力输出。据统计,近年来全球电动车销量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000万辆以上。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优化电池性能成为各大车企关注的重点。SJT 10001-1991通过统一术语定义,帮助工程师更准确地交流设计理念,从而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此外,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储能系统的市场需求也在迅速扩大。碱性蓄电池凭借其稳定的充放电特性,在储能领域表现出色。然而,储能系统的设计需要精确计算电池的寿命和成本效益,这就要求从业者对术语有深刻的理解。例如,自放电率低的电池可以显著降低长期运营成本,而这一点正是通过SJT 10001-1991中的专业术语得以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SJT 10001-1991是中国国家标准,但国际上也有类似的术语标准,如IEC 60050系列。这些国际标准为跨国企业提供了通用的语言环境,但在某些具体细节上仍存在差异。因此,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往往需要同时参考国内外标准,确保产品符合不同地区的法规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本地化需求,中国标准化机构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标准。例如,近年来针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变化,SJT 10001-1991的部分内容得到了更新,以反映最新的技术和市场趋势。这种动态调整机制保证了标准始终贴近行业发展前沿。
尽管SJT 10001-1991已经实施多年,但它仍然是碱性蓄电池领域的基础性文件。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涌现,未来的标准可能会更加注重智能化和可持续性。例如,智能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普及使得电池的实时监控成为可能,这对术语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绿色能源转型背景下,碱性蓄电池的回收利用也成为研究热点,这需要进一步细化相关术语,以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之,SJT 10001-1991作为碱性蓄电池术语的权威指南,不仅为行业提供了标准化的语言工具,还促进了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基于这一标准的衍生成果,助力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产业迈向更高水平。